專業訓練課程/112年10月 深入憂鬱的多重宇宙-心理衡鑑與治療策略實務工作坊

憂鬱症是當代亟需重視的三大疾病之一,是大眾接觸最多,不只帶給當事人與其親友嚴重的失能與痛苦,造成社會經濟的沉重負擔。因此,如何能夠正確地理解與協助憂鬱患者,遂成為助人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專業知能。

勝翔老師將以臨床表現、病理因素、介入方式等三個面向為軸度,先從憂鬱症的臨床特徵與診斷要點出發,接著介紹憂鬱症的心理病理模式,再實際透過認知行為取向的架構進行憂鬱症的個案概念化與治療操作,最終,並將討論憂鬱症治療當前的最新進展與未來方向。

培養學員具備辨認、理解、評估、介入憂鬱個案的學理基礎與實務能力。

速速參加:https://forms.gle/iF1gwsWxLwKC8rNv9

深入憂鬱的多重宇宙-心理衡鑑與治療策略實務工作坊

【原價】:5000元 。

【早鳥優惠(9/23前完成報名) / 三人團報價/國北教職員價】:4500元。

【國北在校生價】:4000元。

一、時間

2023/10/7(六)、10/14(六)、10/28(六)、11/4(六) 早上9:00-12:00 (課程時數12小時)

二、地點

ZOOM線上會議室 (將於課前通知附上課程連結)

三、講師: 游勝翔 博士/副教授

現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副教授

學歷 : 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博士

經歷 : 佛光大學心理系 副教授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 秘書長

台灣生理與神經回饋學會 理事

專長: 臨床心理學、心理病理學、心理衡鑑、生理與神經回饋、認知行為治療、健康心理學

四、主辦單位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心理諮商暨健康促進研究中心

五、課程簡介

日期 內容
10/7

1. 憂鬱與憂鬱症有何差別?:從醫療觀點到心理學觀點

2. 憂鬱症患者的核心特徵與診斷要點

3. 憂鬱症的衡鑑與鑑別診斷

4. 臨床憂鬱症案例分析討論

10/14

1. 憂鬱症之病理觀點:演進與變動

2. 憂鬱症的心理病理模式及如何應用於諮商或治療

3. 認知行為取向之憂鬱症心理病理模式:理論與研究證據

4. 以CBT取向進行個案概念化(case formulation)

10/28

1. CBT架構之下的憂鬱症患者介入模式:衡鑑、概念化、治療

2. 實例研討與演練

3. 應用CBT進行憂鬱症患者的治療:核心目標與基本技巧

4. 技巧示範與演練

11/4

1. 迎接第三波認知心理治療:MBCT、ACT

2. MBCT對憂鬱症治療的核心概念與做法

3. 憂鬱症治療面面觀:現有的主要的治療與處遇模式,

4. 展望:討論與思考AI與智慧醫療趨勢可能如何影響對憂鬱症的處遇模式

 

六、建議對象

心理師、輔導教師、社工等助人工作者及相關系所學生

七、聯絡資訊

Email:psychealth@mail.ntue.edu.tw

承辦人:國北心健中心

email將於1-2個工作天內回覆。

國北心健中心上班時間:週一至週五 09:00-17:30